學齡前兒童視力篩檢全攻略:為什麼3至6歲是關鍵期?

視力是兒童認知發展與學習能力的關鍵感官之一。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,台灣約有 5% 至 10% 的學齡前兒童存在視力異常,但多數未能及早發現與治療。若錯過 6 歲前的黃金治療期,可能導致:
1.弱視(視神經發育不良)
2.斜視(眼球位置異常)
3.學習障礙與社交困難
兒童視覺系統在出生後持續發育,3 至 6 歲是視力成熟的關鍵階段。此時若因斜視、屈光不正(如近視、遠視、散光)未獲矯正,視覺刺激不足將影響視神經發展,導致永久性弱視。



 圖文來自 蝦仁藥師_臨床輕鬆學的沙龍

鼻涕倒流如何處理?

二要二不 護好牙,歡度健康兒童節!
五顏六色的糖果、餅乾和飲料,是小朋友最愛吃的零食,但若攝取含糖或酸性零食,又於進食後未立即正確潔牙,容易造成齲齒,影響咀嚼,甚至還可能阻礙兒童恆齒的發育。家長應該少把糖果、餅乾及含糖飲料當作給兒童的獎品或點心,並且在小朋友吃完食物後要漱口,亦請家長或兒童主要照顧者,要讓兒童有良好的口腔衛生及一口好牙,要掌握二要二不的原則:

文章來自衛生福利部   圖片來自屏東縣政府衛生局

鼻涕倒流如何處理?

「小朋友咳嗽很久都沒有好,聽起來有痰音,是不是鼻涕倒流啊?」事實上,鼻涕倒流不算是一種疾病,而是一種醫師診療之後所下的症狀診斷,並非專門的醫學名詞。

過敏性鼻炎:三軍總醫院耳鼻喉部李日清主任說明,過敏性鼻炎為受「過敏原」刺激引起鼻腔內發炎的反應。其中又分「季節性」過敏性鼻炎,常見的過敏原是花粉和黴菌;「經年性」過敏性鼻炎的過敏原則是灰塵、空氣污染物質等。(更多過敏性鼻炎資訊,請見分辨過敏性鼻炎的小撇步!從生活中減緩孩子過敏的症狀)
非過敏性鼻炎:非過敏性鼻炎又分感染性、非感染性兩種。亞東紀念醫院吳俊逸醫師指出,「感染性」最常見的就是病毒、細菌引起的感染;「非感染性」則是藥物性鼻炎或血管運動性鼻炎。



文章及圖片來自親子天下

認識屈公病與其防治工作

屈公病Chikungunya是非洲土著語言「痛得將身體彎起來」的意思,出自患者常見症狀。屈公病是經由病媒蚊叮咬而傳播的傳染病,主要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,不會人傳人。病患在發病前2天至發病後5天遭病媒蚊吸取血液,病毒會在蚊子體內繁殖,2至9天後具有傳播病毒能力;當牠再叮咬其他健康的人時,就會使屈公病毒傳播。

圖片來自台中市政府衛生局

夏季日本腦炎防治工作

圖片來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

登革熱防治工作

圖片來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

百日咳宣導及防治工作

圖片來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

肺炎黴漿菌宣導及防治工作

圖片來自:新北市教育局 

諾羅病毒宣導及防治工作 圖片來自: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

流感宣導及防治工作圖片來自:新北市衛生局

麻疹衛教宣導圖片來自: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

腸病毒衛教宣導


圖片來自:新北市政府衛生局